EN

浙江义乌警方发现“化学粉条”加工厂

发布时间:2023-09-05 20:57:51 | 作者: 冻干设备

 

  央广网义乌10月17日音讯(记者张国亮 通讯员陈正明 周晓)记者从义乌警方了解到,10月14日上午,义乌市公安局北苑派出所民警在小三里塘收集警用地理信息时,发现一寒酸租借房内宣布阵阵恶臭。民警进屋去一看,屋内建有三个水池,两个水池浸泡着浆糊状的东西,另一水池泡着些粉条,屋内地上污水横流,又脏又乱。民警询问了业主王某某(男,46岁,河南太康县人),王某某称是做粉条的。“这种粉条也能吃吗?”民警抓住时机,将王某某及其妻子谷某、儿子王某传唤到派出所。经审查,王某某一家三口均告知了出产、存储有毒、有害食物的整个进程。

  本年9月下旬,王某某一家到义乌打工,商量着做一些粉条之类的食物拿到义乌市新马路菜市场出售。于是就购买了制造粉条的原资料海藻酸钠、明矾、氯化钙、焦糖色素,办起了粉条加工厂。一家三口分工合作,王某某掌管制造,儿子王某担任出售,妻子谷某在照料家务的一起,也帮老公制造粉条。

  据王某某告知,他们是先把海藻酸钠溶解到水里,构成浆糊溶液后放到漏斗上漏下去,成为一条条的粉条,粉条用大盒接住,在大盒中注入清水,并增加氯化钙和明矾,这样做出来的粉条有耐性和嚼劲。最终的一道工序是染色,把粉条放入盛有焦糖色素的水池内浸泡三至四天,金黄色的粉条就产出了。

  据悉,产出的粉条主要在新马路菜市场以1.5元的价格卖给顾客,到案发时已出产、出售了100多公斤。此类粉条主要成分是海藻酸钠、明矾,氯化钙是增加剂,焦糖色素是染色剂,四种都是化工资料,粉条里边就没有大米、面粉、玉米等原资料。当办案民警问及“你们自己吃不吃粉条”时,嫌疑犯王某某说:“这么多原资料制造的粉条有毒,还有家里出产粉条的当地卫生条件很差,咱们自己是不吃的。”当民警问到他明知有毒的东西还产出害人时,王某某说:“咱们只是是为了挣点钱罢了。”

相关产品
相关文章 更多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