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 2023-08-29 05:24:35 | 作者: 制冷机组
中新网四川新闻8月8日电 (邵理燕)眼下,正是花椒采摘上市的好时节,汶川县灞州镇大门村的百余亩花椒已经很成熟进入采摘期,椒农们也趁着晴好的天气,加快人手,进行采摘。
走进大门村一排排花椒树郁郁葱葱,分布在李子地的田边上。红色的花椒缀满枝头,微风拂过椒香扑面而来,花椒地里,人头攒动,椒农们兴高采烈地的穿梭在田间,腰间系着撮箕,戴着手套,麻利地从树枝上将花椒摘进撮箕里。
“如果遇到下雨天我们是不能摘花椒的,摘出来的花椒颜色不好,卖不到好价钱,所以只能抢抓好天气,快点摘完。”种植户穆林燕说。在穆林燕家中采摘花椒的工人均来自附近几个村,穆林燕每天给每位工人支付150元的工资。她表示,今年花椒的长势可以,烘干后有500斤左右的产量。按照40元一斤的价格计算,今年有2万元左右的收入。
走进穆林燕家里,一台花椒烘干机正在运行,走近烘干机一阵阵热气伴随着浓浓的椒香味从烘干机底部冒出来,烘干机里的花椒正在滋滋作响。“以前,晒花椒要靠天气,如果遇上下雨或者阴天,晒出来的花椒颜色很差,价格也很低,现在有了烘干机,就不用靠天晒花椒了。”穆林燕说道。
由于大门村海拔高、光照充足土地为沙质土壤,又有悠久的花椒栽培历史,质地优良。大门村种植的花椒主要为“大红袍”花椒,具有油重粒大、色泽红亮、芳香浓郁、醇麻可口的独特风味,在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,是当地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之一。
在大门村,椒农们习惯以花椒和红脆李套种的方式来进行种植,中间种植脆李子,田边种植花椒。花椒的红、红脆李的绿,交相辉映。花椒采摘完后,到10月份的时候红脆李开始陆续上市,正好能实现错峰上市,价格也相比来说较高。下一步大门村还将续科学发展花椒产业,优化产业体系,让村民实现持续增收。(完)
① 凡本网标注明确来源:本网或中国新闻网·四川新闻的全部作品,版权均属于中新社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标注明确来源:中国新闻网·四川新闻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。 ② 凡本网标注明确来源:XXX(非本网)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 ③ 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是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 联系方式:中国新闻网·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线
本网站所刊载信息,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。 刊用本网站稿件,务经书面授权。
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及建立镜像,违者将依照法律来追究法律责任。 法律顾问:四川昊通律师事务所。